• 艾佳生活App
  • 客服电话

    全国热线: 400-8009-360

“家装环保”识别误区:达标材料≠避免污染

2016-06-27 15:18:05 | 发布者: | 查看:583
摘要:现在,装修污染不再是一个什么新鲜的话题了,很多家庭装修对于材料的选择都会慎重起来,但还有不少消费者会走进家装环保误区里。

      现在,装修污染不再是一个什么新鲜的话题了,很多家庭装修对于装修材料的选择都会慎重起来,但还有不少消费者会走进家装环保误区里。所以小编提醒消费者广大消费者必须正视家装污染问题,最好在装修之前就详细考虑如何预防和避免。

    “家装环保”识别误区:达标材料≠避免污染

      认为治理室内污染就是消除甲醛

      甲醛主要来自人造板材、家具和装修中使用的黏合剂以及地毯等合成织物,浓度超标会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因为它是室内污染的“头号杀手”,因而认知度较高。许多消费者认为消除室内污染就是消除甲醛,其实不然。除了甲醛之外,来自建筑装修材料中使用的大量化工材料,如涂料、溶剂、稀释剂、胶黏剂的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长期吸入苯浓度较高的空气易引起苯的慢性中毒,引发过敏性皮炎、喉头水肿及血小板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以为用达标材料就可以避免污染

      达标材料的定义,是指有害物质释放量低于国家标准,如国家对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规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为每升空气中不得超过1.5毫克。如果相同的材料在一定面积内大量累积使用,其有害物质也是累积的,最后有可能会造成装修好的房子有害物体超标。

      大多数人都知道新房装修好头半年内要先通风再入住,通风有助于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释放。甲醛的释放期在5年以上,最长的长达15年,苯系物的释放期也在6个月到1年间。通风半年并不能使有害物质完全挥发,况且大多数人在新房装修好后往往通风不足3个月就搬入新居。

      过分依赖植物

      有的消费者在新装修的居室中放置吊兰、芦荟等植物,这些植物对不同的有害气体有一定的吸附和分解作用,但植物作用的特点是速度慢、时间长,且吸附分解量十分有限,对于装修量大的居室来说,其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盲目依靠空气清新剂

      不少消费者以为空气清新剂能够消除甲醛等有害气体,实际上空气清新剂或空气清新机只能用其香型气体掩盖有异味的有害气体,而不能将其吸附或分解。

      先装修后治理

      许多消费者在家装完毕后才开始真正考虑家装污染问题,事后采取补救措施往往达不到最好的效果。在装修过程中用甲醛清除剂及胶用除醛剂对材料中的甲醛进行彻底清除,使用装修除味剂等除味产品对苯系物等进行彻底处理,经过这样处理的建材,装修后绝大部分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

      凭气味判断有无污染

      许多消费者是凭借气味判断家中装修是否存在污染的。在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有毒有害气体中,有的是有气味的,如苯有少许芳香味,甲醛、氨则刺鼻刺眼。这些有毒气体即使闻不到,也并不代表没有,一般超标严重到4倍以上才会使人直观感觉到。因此凭气味来判断什么是污染是不准确的,唯一科学的方法就是用科学仪器进行检测。

      消费者一定要清楚达标材料不等于就是环保材料,所以一定要懂得如何识别误区,别让自己走进了家装环保误区咯。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

专业设计超低价格温暖服务绿色环保

关于我们

APP

微信

联系我们

客服:400-8009-360 总部:025-85927816